托福口语中有这样一道独立题:
以下三类人,你认为哪一类人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最重要?阐述理由并附以说明:
A.家人
B.老师
C.朋友
这道题“老师”似乎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答案,无非因为老师们有经验或是因为老师们专业知识能力强。但其实我本人,虽然是一名老师,对这个答案并无很大的感触。
但自秋季从事师训工作以来,冯老师反复叮嘱让我一定要多跟老师沟通,多接触老师。刚开始我有些不解,但当我真正与一些北京新东方托福老师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之后发现,这些老师们身上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品质,而这些品质似乎能够产生触动孩子们一生的重要影响。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
1、技术过硬
名校毕业的优质人才。项目里的托福老师很多是国内外名校毕业,包括约翰霍普金斯、芝加哥、北大、清华、人大等。老师们本身就是学霸。
所授科目成绩满分或接近满分。记得我问一位托福听力老师,为什么选听力,他的阅读和口语也都是29分,非常优秀。老师说自己没得满分的科目,不敢教,否则教着没底气,而且说自己也希望把满分的经验总结出来,教给学生,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得到同样的分数。
他们告诉孩子:“实力就是魅力”。
2、求知若渴
聊天时我问老师们:“您平日闲着的时候都喜欢做什么?”
1)行万里路
拓展眼界。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女老师说自己平日里喜欢旅行,最近她去了一趟萨拉热窝,问及理由,老师说希望能多见见这个世界,无论是美好还是丑恶的一面,旅途中的奇特经历,都希望能够结合托福考试,讲给学生,让孩子们获取考试之外,更多的知识,变得不再狭隘。
洞察生活。一位北外在读的托福听力老师,她说虽然自己平日学业比较忙,但一有机会就喜欢参加学校的各类交换项目。她讲述了自己在UC戴维斯交换的经历,说生活中发生了很多跟托福听力一样的场景,比如去图书馆借书,搞定宿舍维修,跟教授/TA交流等。她说当自己把亲身经历结合托福听力讲给学生时,学生听得都饶有兴味,学得也很起劲儿。
2)读万卷书
丰富自己。一位北大毕业的托福阅读老师说自己平日里很喜欢看跟美国历史或人类历史相关的书籍,因为自己是理科生,所以希望能够多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文科素养。而另一位宾大毕业的托福写作老师,说自己平日对古生物学特别感兴趣,而且钟爱二战时期的历史,没事的时候就会做一些相关方面的研究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
积累教学材料。有两位性格非常开朗的老师,其中一位口语老师说自己平日里喜欢看纪录片或者读各类时下流行的英文小说,并从中提取有用的口语表达放到自己的教学材料中。而另一位写作老师则说,自己近来很喜欢读经济学人,觉得里面有很多漂亮的写作句型和地道的固定搭配,还专门建了一个语料库,把这些表达整理积累下来,想着课上给孩子们用。
他们告诉孩子:“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
3、热爱事业+不断自省
谢老师和史老师都很关注并希望了解关于老师的如下三个问题:
你在北美项目部觉得快乐吗?
你在这里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你在这里最大的遗憾又是什么?
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何会问老师这样的问题,但在我听到老师们所给出的答案后,我终于明白,这简短的三个问题便能测出老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和学生是否是真的热爱。
说到快乐,有一位老师说:“我应该是挺快乐的,因为我本人非常喜欢课堂,一站到讲台上就像打了鸡血似的,而当学生们给我反馈说‘老师您为什么对教学这么有热情啊?’,听到这话,我觉得连学生们都感觉到了我的快乐,那我应该是真的快乐。”
谈到成就,有一位老师说:“原来我上课,是把自己想讲的都讲了一遍,只注重输出的过程,注意力在自己身上,上课就会莫名地紧张。但当我学会转换角度,更多想着学生到底是怎样的,他们有怎样的需求,关心和关注他们有没有进步,有没有听懂,不仅学生们的反馈更好了,而感觉我的授课也变得更加自信了。”
提及遗憾,有一位老师说:“感觉我的托福成绩还是不够理想,要再多努力投入时间,除了自己教授的科目要牛,其他的科目也都要学起来,都要牛,这样才让自己的教学更有底气”。还有一位老师说“之前出现过一次家长的不推荐,当时感觉有些羞愧不平,但仔细想来家长提出的建议确实中肯,所以很是感激,因为能够督促我去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但感到遗憾的是这种自省本该在不推荐之前我自己就去揣摩和反思,而非等到他人指出。”
他们告诉孩子:“生活中一定要有一份热爱的事业”并且“唯有自省,才能不断进步”。
结语:似乎开篇的那道口语独立题有了一个新的答案:“老师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因为老师们身上具有很多珍贵的品质。他们术业专攻,他们求知若渴,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并不断自省完善。而老师们自身具备的这些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也让学生们成为像他们老师一样,甚至比他们老师更加优秀的人。所以,老师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最重要的影响。” |